2021年12月08日 14:15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12月8日電 自今年七月底以來,“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各界持續引發熱議,這為處于刺桐城內的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話題切入口。華僑大學“海絲文化海外傳播與語言服務調查研究”團隊抓住此契機,先后參與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華僑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及第二十九屆“挑戰杯”華僑大學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項目。
目前,暑期社會實踐已經結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已至中期進度,團隊正傾力著手“挑戰杯”項目。該項目從海上絲綢之路的衍生文化著手,且堅持僑校特色,以僑為橋,以此聚焦海外群體,致力于結合語言服務推動海絲文化海外傳播。團隊在閱讀大量文獻、夯實理論儲備的基礎下,挖掘當前狀況下的突出問題。針對該問題,制作并發放面向特定群體的調查問卷,并展開個案的深入訪談。后期,根據得到的數據,進行SPSS等模型的邏輯性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與相應對策。
除了團隊撰寫的文本成果之外,IP形象、宣傳視頻、雙語物料等豐富的宣推形式成果也已相繼誕出。團隊當初的愿景已初具雛形。我們相信,隨著項目持續推進,日后還會有更加豐富的呈現效果來支撐我們靠近目標。為此,團隊始終不忘初心,誓以泉州這座多元包容的城市為媒介,以僑為橋梁,順應時代潮流,為海絲文化對外傳播增光添彩。
展望未來,我們有信心持續做好海絲文化對外傳播的語言服務工作,結合不斷發展的信息技術,設計構建多元、多語傳播平臺和有效路徑,助力助推海絲文化對外傳播和交流。設想海絲文化在東南亞乃至西方各國得以廣泛傳播的時候,會呈現出怎樣的一番樣貌?一位曾經在閩南地區生活的馬來西亞留學生,在求學結束后回到自己的家鄉;他向身邊那些還未曾到過中國的朋友們講述著中國故事,描繪著海絲文化;他還可以給朋友們推薦社交媒體上觸手可及的海絲文化專欄,觀看相關對外宣傳視頻,并送給他們具有海絲文化象征意義的文創產品……這樣的海絲故事是不是更有韻味呢?這樣會不會讓外國友人對包含海絲文化在內的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逐步提高接受度呢?他們會不會想來到中國親眼看看海絲文化的起源地呢?如果這些想象成為現實,筆者相信,流淌著中國血液的華裔、華僑也會由衷地為中華文化感到自豪,燃起主動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情。
綿延數千年的海絲文化有著豐厚的底蘊和獨特的價值體系,對人類文明有很好的價值引領作用,有利于樹立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中難免會發生文化碰撞,故只有先樹立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尊重文化差異,增強文化交流,促進文化傳播。(華僑大學供稿)
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 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 | 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 | 中國致公黨 | 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 |
國家移民管理局 | 中國新聞網 | 中國僑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國專家局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35號 郵編:100037 聯系方式:gqb@gqb.gov.cn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版權所有 中國僑網技術支持
[京ICP備05072101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2928]